成長在齊魯大地,秉承著泰山的剛毅、黃河的澎湃、黃渤海的廣博,接受著儒家文化的熏陶,也耳濡目染著山東大學的偉岸。我對山東大學的記憶開始于我的祖父。祖父是我校經濟系77級的學生,從他的口中,我感受著山大這所百年名校的輝煌與博大,由此也萌發出對山東大學無限的憧憬與向往。在祖父身上,我看到了山大人的堅強和奉獻。祖父是恢復高考后第一屆學生,他們這一輩人革新思維,滿懷著對知識的渴求,懷揣建設祖國的熱情,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,完成大學學業后又毅然走向祖國的天南海北,擔當起建設祖國的歷史責任。
祖父的言傳身教指引我不斷進取。高考結束,面臨成長歷程里又一次重要的選擇。成長于山東,接受著齊魯文化的熏陶,山東大學自然與我有著靈魂的共鳴。又了解到我校是一所歷史悠久、人文氣息濃厚,文理醫工實力都很強勁的綜合性高等學府。梅貽琦先生有言:“所謂大學,非有‘大樓’之謂也,乃有‘大師’之謂也?!鄙綎|大學大師輩出,童第周、老舍、聞一多、潘承洞、曾呈奎、薛其坤都曾在我校任教或就讀。由此,我便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山東大學,并最終有幸成為山大學子中一員。
我與生物學產生的火花,開始于我的童年。幼年時,奶奶的菜園是我最愛的樂園。我總愛呆在菜園里,看螞蟻奔忙、蝴蝶飛舞,觀察植物的生長及其結構。我閱讀法布爾的《昆蟲記》、《達爾文傳》,看各種有關生物學的紀錄片。我對生物學的熱愛由此萌發,我的生物學習之旅由此啟程。從初中開始,我開始了系統的生物學習,童年的玩伴走進了我的課本,陪伴著我突破一個又一個難點、學完一本又一本課本,我的生物成績始終位列年級前列,我對生物的熱愛也愈發濃烈?;厥赘咧腥?,對生物的記憶,是用心理解每一個知識點,是滿懷熱愛在筆記本上、試卷上寫下的生物知識點,是已經翻爛的一本本課本。對生物學的熱愛指引我選擇學習生物科學專業,并有幸進入山大生命科學院學習。
第一次走進山東大學青島校區,受到了老師、學長學姐、工作人員的熱情迎接,對有幸加入山大大家庭感到十分激動。當我真真切切站在山大的校園里,藍天白云,秋意漸濃,清新的空氣拂面,我醉心于校園的美麗景色中,沐浴著學校濃厚的學術氣息,感受著這所百年名校的勃勃生機,我對未來的大學生活充滿著向往和期待。
邁進山大校門,有幸進入到我所熱愛的生物科學專業學習,開啟一段新的征程。我將繼續努力學習,探索生命科學的奧秘。就像一片只有深耕才能有所收獲的土地,對于生命科學,只有深扎其中、同自然建立對話,才有發現其中奧秘的可能。我也想多參加一些課外活動,提高綜合素質,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。
恭逢盛世,何其之幸。我輩青年學子當不負韶華、努力奮斗,繼承先輩的優良傳統,努力提升自身能力,力爭成為合格的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,擔當起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,續寫新中國政通人和、海晏河清之勝景。
